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
Mus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 
開課學期
112-1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經典人文學程  
授課教師
沈 冬 
課號
Music5080 
課程識別碼
144 U108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樂學館105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領域:藝術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鴉片戰爭以來,中國在列國船堅礮利的恫嚇威迫之下,門戶洞開。西方勢力以銳不可當之勢堂堂進入中國,中國人被迫逐漸面對、接受、學習西方文化。現代性思維鋪天蓋地,廣泛地滲透了近現代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,音樂也不例外。本課程由「現代性」的思考出發,觀察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,在現代化影響之下,音樂文化產生了什麼樣的轉變。課程以音樂史為本,由文獻資料和音樂範例的分析,討論不同樂種的產生、發展、變遷,由中導出音樂現代性的思考。課程範疇包括音樂相關議論、音樂教育、學堂樂歌、歌謠、藝術歌曲、抗日救亡歌詠、古琴、國樂、戲曲音樂、西方音樂、流行音樂。討論重點包括:
1. 音樂的「轉骨」: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思考。
2. 新音樂知識的產生與建構、新音樂類型的產出。
3. 現代性如何影響音樂教育及各類音樂?包括制度、樂曲、樂器、音樂家、音樂活動、音樂的呈現、音樂的場域時空。
4. 傳統與現代既為對立之詞,傳統音樂如何面對現代化的挑戰?如何展開變革?
5. 在現代化影響下,中國人如何看待,如何接受西方音樂?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音樂? 

課程目標
1. 理解近現代中國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及其內涵。
2. 理解在追求現代化的大方向之下,產出了哪些新音樂類型、新音樂知識,傳統音樂文化如何因應。
3. 理解近現代音樂文化中的現代性何在,傳統與現代在音樂文化上中如何融合。 
課程要求
1. 開闊的心胸視野與廣博的學習興趣。
2. 良好的上課出席與積極的討論參與。
3. 認真的聽課、抄筆記、聽音樂、主動閱讀、蒐集資料,寫作報告。
4. 選擇課程內容的樂種之一在課堂上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請以email聯絡教師約定時間 
指定閱讀
請參閱每週課程進度。閱讀資料包括實體書及電子資源,大部分為本校圖書館收藏,pdf檔由教師提供,均已上傳NTU COOL。 
參考書目
以下僅限研究成果,不包括原典文獻及視聽資料

1. 王光祈,《中國音樂史》,臺北:臺灣中華書局,2017。
2. 王德威,《現代抒情傳統四論》,北京:三聯書店。2010。
3. 安德魯.瓊斯(Andrew F. Jones),《留聲中國—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(Yellow Music: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)》,宋偉航譯。臺北:商務。2004。
4. 吳劍,《何日君再來:流行歌曲滄桑史話1927-1949》。哈爾濱:北方文藝。 2010
5. 李歐梵,《上海摩登──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-1945》,香港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2000。
6. 汪毓和,《中國近現代音樂史》,各個版本。
7. 沈冬,〈琴道何在?──高羅佩與文人想像〉,《人文中國學報》,香港:香港浸會大學。
8. 沈冬,《黃友棣──不能遺忘的杜鵑花》,臺北:時報文化。
9. 沈冬,《寶島回想曲》。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。2013年。
10. 周策縱,《五四運動史》。臺北: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,1989。
11. 林晨,《觸摸琴史:近現代琴史敘事》,北京:文化藝術出版社。2011年。
12. 洪芳怡,《天涯歌女:周璇與她的歌》。臺北:秀威。2008年。
13. 孫繼南,《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史紀年》(1840-2000),濟南:山東教育。2004。
14. 徐中約(Immanuel C.Y. Hsu),《中國近代史》,計秋楓、朱慶葆譯,香港:中文大學。2001。
15. 陳平原,《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》,臺北:二魚文化。2003。
16. 馮長春,《中國近現代音樂思潮研究》。北京:人民音樂出版社。2007年
17. 榎本泰子,《上海樂人之都:西洋音樂在近代中國的發韌》,彭瑾譯。上海:上海音樂。2003
18. 趙元任,《新詩歌集》,臺北:商務。1960年。
19. 劉靖之,《中國新音樂史論》(上、下冊),臺北:燿文。1998。以及同系列書籍。
20. 錢仁康,《學堂樂歌考源》,上海:上海音樂。2001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1. 出席及參與討論狀況 
20% 
 
2. 
2. 讀書札記 
20% 
可以由參考書目中自擇一本書撰寫讀書札記,或以本課程相關人物事件,寫一則維基百科,篇幅至少1000字,原創或糾錯改寫均可,須以原頁面或無此詞條頁面,與完成詞條頁面對照繳交。 
3. 
3. 口頭報告 
20% 
選擇近現代某一樂種深入介紹,須於課前上傳ppt,課後繳交補充資料。 
4. 
4. 期末書面報告 
40% 
選擇專題深入探討,撰寫5000字以上的報告。 建議讀書札記、口頭報告、期末報告針對同一專題,確定專題之前請跟老師約時間討論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8  一、緒論:進入近現代、定義與研究資料 
第2週
9/15  二、時代的荒原:觸摸歷史、進入五四
五四運動的前因後果
五四運動對於音樂文化和音樂人的意義 
第3週
9/22  三、學科的成生:議論音樂、建構體系
描繪西方音樂圖像、批評中國音樂缺失:郭嵩燾、張德彝、康有為、梁啟超、章炳麟、陳匪石等人言論。
《浙江潮》、《江蘇》、《女子世界》等期刊中的音樂
中國音樂學的萌生:王國維、葉伯和、鄭覲文、許之衡、童斐、王光祈等人著作。 
第4週
9/29  四、菁英的園林:重要音樂人物及組織
北大音樂傳習所、國立音樂院的設立
蔡元培、蕭友梅、王光祈等人的推動及研究。 
第5週
10/6  延伸討論 
第6週
10/13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1) 音樂教育
音樂教育的出現
制度的確立及運作
教學內容的分析
婦女音樂教育的「陰性終止」與「強國保種」 
第7週
10/20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2) 學堂樂歌
學堂樂歌的定義、年代
重要作曲家曾志忞、沈心工、李叔同及其作品
學堂樂歌的特色、影響、評價。 
第8週
10/27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3) 藝術歌曲
精雕細琢的音樂新品種
藝術歌曲的經典大家--趙元任、黃自及其作品
歌謠、白話詩、藝術歌曲 
第9週
11/3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4) 國樂
國樂定義的多方表述
由上海大同樂會到重慶中央廣播電臺國樂隊
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艱難道路 
第10週
11/10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5) 古琴
處境艱難的文人雅樂
進入高等教育的琴與琴人--王露、王燕卿
為古琴建立新知識體系的今虞琴社
愛彈琴的洋人--荷蘭漢學家高羅佩 
第11週
11/17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6) 抗日救亡歌詠
戰鬥性與音樂性
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實際運作、音樂特徵,以歌為史
重要作曲家--李抱忱、黃友棣、冼星海等。 
第12週
11/24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7) 戲曲
什麼都要現代化,傳統戲曲進入現代的論辯
戲曲改良實例--上海新舞臺、劇目、唱念做打、聲光化電、休閒觀念。戲曲改良與流派藝術 
第13週
12/1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8) 西方音樂
中國人早期的西方音樂經驗
中國人戰戰兢兢學西曲--北大管絃樂團、國立音樂院及其他
西方人侵門踏戶奏西樂--來華表演的西方音樂家、上海工部局樂隊。 
第14週
12/8  五、音樂的花果(9) 流行音樂
十里洋場的海派文化
流行歌曲如何流行?流行歌曲怎樣歌曲?
上海vs. 臺北的流行歌曲雙城記。 
第15週
12/15  延伸討論 
第16週
12/22  撰寫期末報告